正在阅读:

不谈合作谈喜事,台源红们如何拿下“确定性”增长?

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

不谈合作谈喜事,台源红们如何拿下“确定性”增长?

大众宴席,是否真能成为白酒品牌穿越周期、撬动新增量的出路?

文 | 酒讯 半颗

编辑 | 方圆

紧抓商务应酬的酱酒猛攻宴席市场,“精英白酒”进入不谈合作谈喜事的节奏。

不久前,茅台保健酒业旗下台源酒全面焕新为“台源红”,延续了台源酒的百元价格带,明确投向大众宴席市场。作为茅台旗下一款标志性产品,它的加入牵动着整个市场的心弦。在它背后,是国台、习酒、金沙等一众酱酒酒企集中发力宴席市场。

酱酒并非独美,当宴席成为行业争抢的下一战场,几乎所有酒企都在讲述自己的宴席故事。从婚宴、寿宴到家宴,这些熟悉的线下场景,正成为酱酒乃至整个白酒行业争夺新增量的落点,成为品牌与消费市场的情绪联结纽带。

在消费趋于理性的大背景下,宴席市场的主力阵地逐渐回归大众价格带。而大众宴席,是否真能成为白酒品牌穿越周期、撬动新增量的出路?

01 台源换装上桌

精装焕新后的台源红,最直观的改变体现在视觉上。其包装大幅强化了传统文化符号与喜庆氛围的融合,主色调采用高饱和“中国红”,象征吉祥喜庆;外盒装饰以四季平安结、祥云、摇钱树、喜鹊、不老松、葫芦等图案,对应“吉、财、喜、乐、福”五重寓意。再辅以金色点缀,整体风格显得更为庄重华贵,视觉上更贴近宴席场合的仪式感。

为贴合不同宴席类型与饮用偏好,台源红推出53°与43°双度数——前者对应“宴饮首选”,后者强调“柔和适口”。通过度数的差异化设置,台源红意在覆盖更多元的消费人群,精准嵌入各类聚饮场景。

图片

图片来源:茅台保健酒业公司公众号

渠道策略方面,焕新后的台源红在继续坚持百元价格带的基础上,将市场重心转向大众宴席场景定位。

台源红向前走,旧版台源酒后撤步。2023年3月,台源酒作为茅台酱酒体系中少有的大众价格带单品正式上市,承接下沉乡镇市场。凭借百元价格、茅台品牌背书及成熟渠道加持,台源酒上市首年便实现超10亿元销售额,在县乡镇市场快速建立起覆盖力。

然而随着2024年以来百元酱酒赛道竞争加剧,同质化产品不断涌现,台源也不可避免地遭遇挑战,在这期间,大众宴席市场热度攀升,茅台保健酒选择在此时机切入赛道,实现产品焕新,也是出于趋利避害的双重考量。

酒讯就宴席渠道策略等问题致函茅台保健酒,截至发稿,对方暂未回复。

02 全员加码宴席

除了茅台保健酒业的台源红,近两年,越来越多酒企把重心放到宴席上。酱香阵营里,国台、习酒、金沙等酒企都在集中发力。

今年3月,国台与广东省婚庆行业协会达成合作,借助协会上下游渠道渗透,拓展覆盖餐饮、婚庆策划等宴席节点;6月,习酒推出“有喜事·喝习酒”主题活动,围绕旗下君品习酒、习酒喜宴等核心产品设定买赠梯度策略,辅以“扫码欢乐季”活动,将产品营销与消费场景深度绑定;金沙酒业也出台了宴席相关政策,力图参与争夺宴席市场份额……

图片来源:贵州习酒公众号

曾经主攻商务应酬的酱酒,如今在人情社交里找到新出路——不谈合作,谈喜事。

这些动作背后,其实是酱酒的主战场发生了改变。过去支撑酱酒高速增长的团购渠道,在“新禁酒令”落地后被压缩,政企团购快速降温,酱酒品牌不得不寻找新的触发点,宴席成为了新选择。

浓香、兼香也不甘落后“围抢席面”。

泸州老窖推出定位婚宴的特曲60版·红60,零售价定于400元上下;李渡则携金出战,江西地区用户在宴会场景中使用李渡王产品,达到指定桌数即有机会抽取10g黄金定制款李渡王,结合实物奖激发用户主动参与;古井贡酒针对宴席的玩法也是花样繁多,古16、古5/古7推出“满送”“扫码抽奖”等各种活动。

图片

图片来源:泸州老窖公众号

行业加速布局,根源在于宴席场景的现实吸引力。酒类营销专家肖竹青认为,宴席场景之所以火爆,是酒企为了争抢存量竞争下的“确定性”流量。宴席是白酒少数仍在增长的场景之一。结婚、满月、寿宴、谢师、乔迁都属于刚需社交,桌数、用酒量可提前锁定,企业能精准预测动销。

中金研报数据显示,2022年白酒市场总规模6211亿元,宴席市场容量约2300至2500亿元,占据整体销量40%。预计到2026年,行业总规模将增长至7695亿元,届时宴席市场规模将同步扩大。

尤其是从2024“无春年”切换至2025“双春年”,婚宴市场将迎来集中爆发。根据《结婚产业观察》调研,截至目前,2025年各地婚礼宴会酒店的婚宴预订量,相比2024年普遍有所增长,五一、国庆等热门档期已经出现了预定热潮。

更何况从用户端看,这届结婚人群,正好是白酒品牌过去“缺课”的主要用户。随着传统白酒消费人群逐步退出,90后、95后正成为酒企必须面对的新一代消费者,恰好这些群体正处于结婚高峰期,使得婚宴场天然成为与新生代建立联系的窗口。

03 理性消费当道

理论上的热度预测,却与现实情况的冷静消费形成鲜明对比。

尽管酒企集体热烈举起宴席牌,但另一端,消费者正逐步冷静下来。宴席市场正悄然进入消费降级通道,品牌争夺热度不减,消费者却已转身回归理性。

最直接的信号,来自产品价格带的下沉。台源酒的“大众宴席”属性正体现了这一点,百元价格带剑指预算有限、但仍需体面的宴席人群。同样采取类似策略的还有茅台醇、珍酒“珍十”、舍得沱牌“韵”系列等产品。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品牌背景强、价格带集中在500元以下乃至百元价格带,瞄准大众婚宴或家宴场景。

例如,茅台醇推出的“碧穹蓝”和“满堂红”两款新品,锁定300~500元之间的平价酱酒价格带,意在满足婚宴、商务宴请的实用需求;珍酒·珍十则更进一步,以299元定价切入宴席市场,并设计了从小型到大型宴席的分级奖励机制;舍得在推出的沱牌“韵”系列(红韵、祥韵)则更明确地站稳百元宴席价格带,为卡位国民级宴席而生。

图片

图片来源:茅台保健酒业公司公众号

宴席酒价格在下探,宴席场景本身也正在“瘦身”。根据中国婚博会数据,北京、上海等一线成熟主流婚宴桌数已降至8~15桌,广州、武汉大概在15~20桌,杭州、成都、南京也多为20~25桌。婚宴越办越小,也在从量变中引发消费结构的质变。

面对小型化趋势,酒企们迅速调整了活动门槛:古井贡酒“满3桌送1瓶”、郎酒“买6送1”、君品习酒买3赠1、金沙酒业只需3桌2件即可享扫瓶赠酒活动……小型化成了宴席的主旋律,酒企们也不再拼订单量,而是触达密度。

Z世代的崛起则开始重塑宴席消费观。相比长辈追求面子、排场的传统思维,新生代消费者更看重实用性和体验感,消费更趋于理性化。他们不愿为昂贵品牌买单,更倾向选择熟人推荐、高性价比的产品。

根据中国婚博会的数据,年轻人在婚礼投入上更加追求性价比,总花费普遍下降10%-15%。更重要的是,Z世代对仪式感的需求并未减弱,而是转向内容化、个性化表达,这也促使白酒品牌不得不从产品设计、命名、营销物料、赠礼设置等多个维度适配新需求。

大盘行情“热闹”与消费主力“冷静”的碰撞下,对酒企在产品价格带、目标消费人群、渠道营销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经营要求。肖竹青认为,宴席市场的本质是用“仪式感”对抗“消费理性”,谁能把面子工程拆解成可计算、可体验、可分享的系统方案,谁就能在百元价格带做出大单品。

本文为转载内容,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。

评论

暂无评论哦,快来评价一下吧!

下载界面新闻

微信公众号

微博

不谈合作谈喜事,台源红们如何拿下“确定性”增长?

大众宴席,是否真能成为白酒品牌穿越周期、撬动新增量的出路?

文 | 酒讯 半颗

编辑 | 方圆

紧抓商务应酬的酱酒猛攻宴席市场,“精英白酒”进入不谈合作谈喜事的节奏。

不久前,茅台保健酒业旗下台源酒全面焕新为“台源红”,延续了台源酒的百元价格带,明确投向大众宴席市场。作为茅台旗下一款标志性产品,它的加入牵动着整个市场的心弦。在它背后,是国台、习酒、金沙等一众酱酒酒企集中发力宴席市场。

酱酒并非独美,当宴席成为行业争抢的下一战场,几乎所有酒企都在讲述自己的宴席故事。从婚宴、寿宴到家宴,这些熟悉的线下场景,正成为酱酒乃至整个白酒行业争夺新增量的落点,成为品牌与消费市场的情绪联结纽带。

在消费趋于理性的大背景下,宴席市场的主力阵地逐渐回归大众价格带。而大众宴席,是否真能成为白酒品牌穿越周期、撬动新增量的出路?

01 台源换装上桌

精装焕新后的台源红,最直观的改变体现在视觉上。其包装大幅强化了传统文化符号与喜庆氛围的融合,主色调采用高饱和“中国红”,象征吉祥喜庆;外盒装饰以四季平安结、祥云、摇钱树、喜鹊、不老松、葫芦等图案,对应“吉、财、喜、乐、福”五重寓意。再辅以金色点缀,整体风格显得更为庄重华贵,视觉上更贴近宴席场合的仪式感。

为贴合不同宴席类型与饮用偏好,台源红推出53°与43°双度数——前者对应“宴饮首选”,后者强调“柔和适口”。通过度数的差异化设置,台源红意在覆盖更多元的消费人群,精准嵌入各类聚饮场景。

图片

图片来源:茅台保健酒业公司公众号

渠道策略方面,焕新后的台源红在继续坚持百元价格带的基础上,将市场重心转向大众宴席场景定位。

台源红向前走,旧版台源酒后撤步。2023年3月,台源酒作为茅台酱酒体系中少有的大众价格带单品正式上市,承接下沉乡镇市场。凭借百元价格、茅台品牌背书及成熟渠道加持,台源酒上市首年便实现超10亿元销售额,在县乡镇市场快速建立起覆盖力。

然而随着2024年以来百元酱酒赛道竞争加剧,同质化产品不断涌现,台源也不可避免地遭遇挑战,在这期间,大众宴席市场热度攀升,茅台保健酒选择在此时机切入赛道,实现产品焕新,也是出于趋利避害的双重考量。

酒讯就宴席渠道策略等问题致函茅台保健酒,截至发稿,对方暂未回复。

02 全员加码宴席

除了茅台保健酒业的台源红,近两年,越来越多酒企把重心放到宴席上。酱香阵营里,国台、习酒、金沙等酒企都在集中发力。

今年3月,国台与广东省婚庆行业协会达成合作,借助协会上下游渠道渗透,拓展覆盖餐饮、婚庆策划等宴席节点;6月,习酒推出“有喜事·喝习酒”主题活动,围绕旗下君品习酒、习酒喜宴等核心产品设定买赠梯度策略,辅以“扫码欢乐季”活动,将产品营销与消费场景深度绑定;金沙酒业也出台了宴席相关政策,力图参与争夺宴席市场份额……

图片来源:贵州习酒公众号

曾经主攻商务应酬的酱酒,如今在人情社交里找到新出路——不谈合作,谈喜事。

这些动作背后,其实是酱酒的主战场发生了改变。过去支撑酱酒高速增长的团购渠道,在“新禁酒令”落地后被压缩,政企团购快速降温,酱酒品牌不得不寻找新的触发点,宴席成为了新选择。

浓香、兼香也不甘落后“围抢席面”。

泸州老窖推出定位婚宴的特曲60版·红60,零售价定于400元上下;李渡则携金出战,江西地区用户在宴会场景中使用李渡王产品,达到指定桌数即有机会抽取10g黄金定制款李渡王,结合实物奖激发用户主动参与;古井贡酒针对宴席的玩法也是花样繁多,古16、古5/古7推出“满送”“扫码抽奖”等各种活动。

图片

图片来源:泸州老窖公众号

行业加速布局,根源在于宴席场景的现实吸引力。酒类营销专家肖竹青认为,宴席场景之所以火爆,是酒企为了争抢存量竞争下的“确定性”流量。宴席是白酒少数仍在增长的场景之一。结婚、满月、寿宴、谢师、乔迁都属于刚需社交,桌数、用酒量可提前锁定,企业能精准预测动销。

中金研报数据显示,2022年白酒市场总规模6211亿元,宴席市场容量约2300至2500亿元,占据整体销量40%。预计到2026年,行业总规模将增长至7695亿元,届时宴席市场规模将同步扩大。

尤其是从2024“无春年”切换至2025“双春年”,婚宴市场将迎来集中爆发。根据《结婚产业观察》调研,截至目前,2025年各地婚礼宴会酒店的婚宴预订量,相比2024年普遍有所增长,五一、国庆等热门档期已经出现了预定热潮。

更何况从用户端看,这届结婚人群,正好是白酒品牌过去“缺课”的主要用户。随着传统白酒消费人群逐步退出,90后、95后正成为酒企必须面对的新一代消费者,恰好这些群体正处于结婚高峰期,使得婚宴场天然成为与新生代建立联系的窗口。

03 理性消费当道

理论上的热度预测,却与现实情况的冷静消费形成鲜明对比。

尽管酒企集体热烈举起宴席牌,但另一端,消费者正逐步冷静下来。宴席市场正悄然进入消费降级通道,品牌争夺热度不减,消费者却已转身回归理性。

最直接的信号,来自产品价格带的下沉。台源酒的“大众宴席”属性正体现了这一点,百元价格带剑指预算有限、但仍需体面的宴席人群。同样采取类似策略的还有茅台醇、珍酒“珍十”、舍得沱牌“韵”系列等产品。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品牌背景强、价格带集中在500元以下乃至百元价格带,瞄准大众婚宴或家宴场景。

例如,茅台醇推出的“碧穹蓝”和“满堂红”两款新品,锁定300~500元之间的平价酱酒价格带,意在满足婚宴、商务宴请的实用需求;珍酒·珍十则更进一步,以299元定价切入宴席市场,并设计了从小型到大型宴席的分级奖励机制;舍得在推出的沱牌“韵”系列(红韵、祥韵)则更明确地站稳百元宴席价格带,为卡位国民级宴席而生。

图片

图片来源:茅台保健酒业公司公众号

宴席酒价格在下探,宴席场景本身也正在“瘦身”。根据中国婚博会数据,北京、上海等一线成熟主流婚宴桌数已降至8~15桌,广州、武汉大概在15~20桌,杭州、成都、南京也多为20~25桌。婚宴越办越小,也在从量变中引发消费结构的质变。

面对小型化趋势,酒企们迅速调整了活动门槛:古井贡酒“满3桌送1瓶”、郎酒“买6送1”、君品习酒买3赠1、金沙酒业只需3桌2件即可享扫瓶赠酒活动……小型化成了宴席的主旋律,酒企们也不再拼订单量,而是触达密度。

Z世代的崛起则开始重塑宴席消费观。相比长辈追求面子、排场的传统思维,新生代消费者更看重实用性和体验感,消费更趋于理性化。他们不愿为昂贵品牌买单,更倾向选择熟人推荐、高性价比的产品。

根据中国婚博会的数据,年轻人在婚礼投入上更加追求性价比,总花费普遍下降10%-15%。更重要的是,Z世代对仪式感的需求并未减弱,而是转向内容化、个性化表达,这也促使白酒品牌不得不从产品设计、命名、营销物料、赠礼设置等多个维度适配新需求。

大盘行情“热闹”与消费主力“冷静”的碰撞下,对酒企在产品价格带、目标消费人群、渠道营销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经营要求。肖竹青认为,宴席市场的本质是用“仪式感”对抗“消费理性”,谁能把面子工程拆解成可计算、可体验、可分享的系统方案,谁就能在百元价格带做出大单品。

本文为转载内容,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。